每日闲情085期:【滥竽充数】
解释:“滥竽充数”是一个经典成语,源自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,其含义和用法可全面解析如下: 1. 成语出处与典故 典故:战国时,齐宣王爱听三百人合奏竽(古代吹奏乐器)。南郭处士自称善吹竽,混入乐队中装模作样,享受俸禄。齐宣王死后,继位的齐湣王要求乐师逐一独奏,南郭处士因不会吹竽而仓皇逃走。 原文节选:“齐宣王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。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,宣王说之,廪食以数百人。宣王死,湣王立,好一一听之,处士逃。” 2. 基本释义 字面:“滥”指不真实、不合格;“竽”是古代乐器;“充数”即凑数。 引申义:比喻 无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,或 以次充好、蒙混过关的行为,含强烈贬义。

综合取肖:鼠牛猪蛇马兔